我的自我療癒旅程 – 04對於各種情緒,允許出現,不評斷
- Ruby
- 2024年12月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youtube朗讀版:https://youtu.be/GX-vF99PELg
我的自我療癒的第四步 – 對於各種情緒,允許出現,不評斷
過去的我,有種過度偏執的追求完美心態,而這也導致我常常感覺很焦慮且緊張,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做錯事,連帶的將引來各種批評與輕視,就此在他人心中留下「我是一個很糟糕的人」的印象。
因此,當我在人際關係中,和他人發生摩擦,或者是後來在工作中,遇到一些麻煩的問題,我往往都是先在自己的腦中,狠狠的批評自己、責備自己哪裡沒做好。
彷彿只要我對自己比他人對我更嚴格,這樣一來,當別人責備我的時候,我就像是早已先做好各種負面情緒升起的心理準備,而不至於感覺那麼糟了。
但老實說,不管是自我批評,還是被他人批評,內心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,都讓我感覺一樣糟,焦慮和緊張也從來都沒有消失。雖然我的外表看不出來,好像能偽裝成很平靜的樣子,但內心有很多時候,其實是處在崩潰邊緣的。
當情緒真的已經積壓到超過可以忍耐的程度了,再加上剛好被我爸的某些言行踩到我的地雷,而在家裡崩潰時,往往會被我爸大聲罵回來,像是「不可以對長輩生氣」等,硬是把我爆炸的情緒壓抑下去。
後來某天,我讀了一本書,雖然主題是和「如何吸引美好的戀愛關係」有關,不過我從書中學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,因此對我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。
作者提到的重要觀念大概是這樣的:「對於所有的情緒,我們都要用八個字來面對,那就是:『允許出現,願意感受』。」這和我過去每當情緒爆發,就馬上被老爸的怒罵而硬是壓抑下去的作法,完全差了十萬八千里。
一開始我很不習慣對我的所有情緒都以「允許出現,願意感受」的態度來面對,總是會在負面情緒升起時,像自動反射一樣,用自我批評的方式先壓下去。
因此我試著努力調整自己,在每次情緒爆發時,都先讓我的心回到透過冥想建立起的「心靜的狀態」,再接著練習對這些情緒,以「允許出現,願意感受」來面對。
後來我才慢慢發現,原來我的腦中,因為童年成長的經驗,而被植入了一種根深柢固的「我爸的標準」,導致我腦中的隱形爸爸的角色,總是很用力的,批判我的所有負面情緒,而讓我不自覺地認為,只要有負面情緒出現,就是「不對的」或「不好的」。
當我練習對自己的情緒「允許出現,願意感受」的次數越多,我開始能感覺到,自己從情緒高點冷靜下來的速度更快了,不再每次都要鬧到累積已久,突破忍耐的極限而爆炸的模式。
當我有更多時間,好好看看自己的情緒,看看自己的心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我才知道原來真正讓我感到憤怒的,除了那些在我腦中存在著的,來自「爸爸的標準」,還有「我不允許自己感到憤怒」的壓抑行為。
因此,我試著告訴自己:「我允許自己感到憤怒」,並且練習拋棄腦中的「我爸的標準」,從頭開始在內心建立一套「屬於我自己的標準」。
這讓我感受到一股由內而外產生的,全然的自由,就像我重新拿回自己的力量,可以依我的想法,決定要如何看待所有事,而不再被腦中的「我爸的標準」壓得喘不過氣。
此外,當我運用冥想習慣中的「旁觀思緒的流動,不評斷」,這能幫助我的心中,有更多情緒可以被感受與表達的空間。這讓我感覺自己是全然的被接納的,包括所有的負面情緒,都沒有好壞,只因那都是真實的我的一部分。
因為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,如果情緒能夠被接納、被表達,就能讓情緒能量有空間可以流動,而不會因壓抑而卡住。當能量可以自然流動,就能讓情緒被釋放,進而被放下,就不會一直停留在心上而成為壓力與阻礙。
如果你常感覺到自己的心中,有很多壓抑的負面情緒,像是憤怒或者悲傷,我很推薦你可以試試看,以「允許出現,願意感受」,以及「旁觀思緒的流動,不評斷」的態度來面對它。
相信當你能讓自己的情緒,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表達,就能慢慢釋放這些累積在心上的壓力,讓你從充滿窒息感的日常解脫,而能重新獲得心理層面的自由喔!
*推薦書目:
●《頻率對了,愛情不請自來!:提升愛情能量的62個心靈處方》 李天民(Mophael) 著
Σχόλι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