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自我療癒旅程 – 緣起 + 01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
- Ruby
- 2024年12月4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12月5日

youtube朗讀版:https://youtu.be/TQeZaIJj-3s
系列文章緣起……
關於我的自我療癒旅程,前後橫跨了超過10年的時間。雖然看起來很漫長,但一步步走來,我想我是很清楚的知道,自己是逐漸往感覺更好、更舒服也更自在的狀態前進。
感謝過去的自己,從來沒有在自我療癒的道路上,想過「放棄」這件事,而能持續努力到現在,並且能讓現在的我,以更輕鬆愉快的心態,面對並享受目前生活中的各種體驗。
在我的指導靈們以及佛陀的鼓勵之下,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自我療癒旅程。雖然每個人的直覺所引導的道路,不可能完全相同,但也許其中有你們可以參考的地方,希望我在這段旅程中的經驗與領悟,能對渴望療癒的人有實質的幫助喔!
我的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– 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
我的身體從有明確的記憶以來,在小學階段是微胖的身材,到了中學時期,也就是進入青春期之後,變成了偏瘦且超級怕冷的虛弱體質。雖然我不常感冒,國中和高中甚至還領了全勤獎,可是每天都是抱著不舒服的身體,像是容易疲倦、怕冷、消化不良、生理痛等,過著不舒服的生活,讓我因此非常苦惱。
等到我上大學後,雖然課業繁重,加上打工、家教,還有時不時要照顧住院的奶奶,我的時間因此被填得很滿,但大概從我讀大二開始,我每週都努力撥出更多的時間往圖書館跑,想讀更多和「維持身體健康」有關的知識,幫助自己找回健康舒服的身體。
說到這裡,我想要感謝我就讀的高中,因為保健室常常邀請本業為醫生的學生家長,每隔一段時間撥空到學校,為身體不舒服的學生提供免費諮詢。雖然不是正式的就醫診察,不過我也是從那時開始,因接觸到中醫師,而對中醫的理論產生興趣。
大學時期我開始讀了很多有關身體保健的書和雜誌,其中也不乏和中醫有關的書,因此認得了一些穴道,可以在一些身體很不舒服的狀態下,馬上用穴道按摩幫助自己緩和不適。
在那之後,我也學習了解更多有關食物的寒熱屬性。為了不讓我的虛弱體質更加寒冷,我戒掉了很多屬性寒涼的食物,例如白蘿蔔、筍子、西瓜、哈密瓜等,以及絕大部分的水果,也完全不吃冰的東西。雖然身體因飲食的調整而更舒服了一些,但還不夠好,總感覺還有其他可以調整的地方。
自從大三學了免疫學之後,我對免疫系統的運作也有很大的興趣。後來讀了《春夏秋冬體溫力革命》這本書,更發現了免疫系統的強弱,和體溫有很大的關係。
而後結合我所學到的營養生化學等相關知識,我發現體溫會影響生理代謝中的所有酵素的反應效率,因為酵素只有當處在最適溫度時,代謝的效率才會是最高的。而人體內酵素的最適溫度,我想大概就是《春夏秋冬體溫力革命》這本書提到的36.5度,到一般認為的正常體溫37度之間。
於是我稍微觀察了自己平常的體溫,大概是落在35.6度到35.9度之間。此外,我有從其他和女性保健有關的書讀到,如果肚臍以下的皮膚摸起來很冰涼,通常都會有生理痛的狀況,讀到這邊,我心想:「咦?這不就是在說我嗎?」
不過對於如何調整體溫,有些書提到的不外乎是泡澡和吃一些補品,不過這些方法我都不適用。我後來自己發現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,但需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,才可能看到效果,那就是在晚上躺上床,直到睡著之前,我都用我手掌心勞宮穴的溫度,幫自己熱敷腹部冰涼的皮膚。
這件事大約持續進行了半年之後,我的體溫終於上升到36.5度到37度之間的溫度了,而且是能夠長時間維持的,同時我也能明顯感覺到消化不良和生理痛的狀況改善很多呢。
除此之外,我的日常生活也都盡量維持規律的作息,早睡早起,三餐定時定量,每天固定做我自己規劃善用零碎時間的簡易運動,加上《穴道導引》的好睡操,並時時提醒自己保持身體姿勢的端正,如《莊子》中的「緣督以為經」,左右平衡不傾斜,如果有任何肌肉痠痛,就隨時用吹風機的熱風疏通。
我的身體怕冷的程度雖然有減緩,不過我還是維持時時注意「保暖」的核心概念,天冷就圍圍巾,夏天在冷氣房裡也會穿著薄外套,目的是為了減少身體受到外來的冷風影響,導致體溫降低的可能性。
當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認識,並透過大量閱讀,以獲得和健康有關的知識,再經由直覺的引導,和接收到的靈感,創造出最適合好好照顧身體的生活方式,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,能夠過著身體舒服的生活,如果因為意外吃到不適合體質的食物,不舒服的時間也大大縮短,而能更快的復原。
因此我是先找到了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,而後才順著直覺的引導,往更多心理層面的療癒推進。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好好照顧自己,不妨從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開始吧!
*推薦書目:
●《春夏秋冬體溫力革命》 石原結實 著
●《穴道導引》 蔡璧名 著
●《人體經絡自癒手冊》 路新宇 著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