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
- Ruby
- 10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7天前

youtube朗讀版:https://youtu.be/J4B0VJlvRkU
提問:
我想和祢們聊一聊有關「失智症」的主題。
根據衛福部2024年公布的調查結果,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中,失智症盛行率接近8%,且年齡愈長,盛行率愈高,未來失智人口也將可能持續攀升。
我想了解在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中,失智症是否為其中一種靈魂所規劃要在地球上體驗的疾病呢?或者失智症是否具有什麼靈性層次上的意義呢?
罹患失智症是否有可能好起來呢?照顧者和醫療體系的工作者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呢?
如果失智症不是來自靈魂設定的體驗,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呢?還有其他我們需要知道的訊息嗎?
指導靈 – 觀音:
在過去的時代,並沒有「失智症」這種疾病,因此失智症其實是一種因高齡和內在分裂,和所有人事物都感覺失去連結,而產生退化的現象。
事實上,現代的高齡人口,有很高的比例仍處在自動駕駛的模式,沒有活出真實的自我,以及實現自己的靈魂目的,因此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,而出現兩種主要的外顯症狀。
分別是身體不斷發出各種病痛訊號的久病不癒的症狀,以及退縮、麻木進而使各種生理機能退化的疾病。而後者則是可能出現失智症的類別。
因此這樣的病程發展,其實是後天的行為所導致的,而非出自靈魂的出生前計畫。
在這些患有失智症的人身上,大多是失去了求生的熱情,並且和人際間有薄弱、不穩固,或者不安全的連結。
當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同時失去連結的感覺持續很長一段時間,再加上年齡增長帶來的生理機能快速退化,就很容易形成失智症,這也是失智症在愈年長的族群當中盛行率愈高的原因。
但所有的疾病如要復原,都是要看本人是否有強烈的對生存的渴望。
因此,如果希望失智症患者要能延緩衰老,甚至反轉並恢復健康,他們都要發自內心找到自己活在世界上的意義與渴望,並且信任自己內心的引導,與自己的內在連結,進而才可能和外在世界重新建立健康且穩定的連結,而能重拾生活的節奏。
所有一切都發生在自己的內心,造成疾病的原因也是,療癒與復原的契機也是。所以失智症患者身邊的照顧者和陪伴者,也可以多鼓勵他們重新找回對生命的熱情。
如果能有效喚醒沉睡的真我,人生和未來還是有無限可能與無限的創造性的。
其他的訊息還有,如果想避免失智症發生在自己身上,請趁年輕時,就養成隨時和自己的內心連結的習慣。
你們的內在都住著一個神,或者說「眾生皆佛」,只要聽從內在智慧所指引的方向前進,你就不至於迷失,並且能夠更快找到生命的熱情與意義。




.jpg)



留言